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陆若冰:因无“媒人”,拒绝林彪追求,却对林家另一男子情有独钟

2025-11-07 18:27 来源:群名网 点击:

陆若冰:因无“媒人”,拒绝林彪追求,却对林家另一男子情有独钟

自从接到林彪的来信,陆若冰的心里始终是忐忑的,脸上一阵阵火辣,直烧到心里,是的,她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包天”的男人。

不过,她很快便让自己从慌乱中走了出来,她不是一个轻易会被感情左右的女子,何况,她根本就不喜欢林彪。

想起过往的种种,她义无反顾地拿起纸笔,给林彪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

陆若冰

1906年,陆若冰出生于湖北黄冈,陆林两家相隔仅有二三里地,因此,林彪和陆若冰早在童年时代就已经相识了,只是接触并不频繁。

16岁那年,接触了新思想的陆若冰,因反抗包办婚姻,跟随兄长来到武昌,住在林彪的堂兄林育南工作的毛巾厂里,而此时的林彪正在武昌共进中学读书。

再次重逢,眼前的陆若冰,可以说让林彪眼前一亮,正值妙龄的她,已经出落成一个皮肤白皙、眉清目秀的美人。

而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林彪来说,陆若冰的出现无疑打开了他少年的情窦。那时候的林彪总是围绕在陆若冰的身边,仿佛只要每天能够看到她,就是幸福的。

林彪

时间荏苒,四年后,陆若冰经兄长介绍,前往安庆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空间的拉远反而加深了林彪的相思之情。

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思念,不断给陆若冰写信,并不自知地将深藏在自己心里、又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全部用文字写了下来。

林彪把陆若冰比作绮丽的牡丹、带刺的玫瑰,并直言,她是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姑娘。这样明了的表白,陆若冰又怎会看不出来?

然而,不久后,林彪却收到了陆若冰婉言拒绝的书信。

林彪

陆若冰在信中说,自己目前的学习十分紧张,并没有考虑婚嫁的打算,希望林彪可以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并取得好成绩。

被拒绝的滋味当然不好受,为此林彪的情绪低落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陆若冰这番多少有些搪塞意味的话,却也让林彪自此暗下决心,发誓一定要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晚年时,陆若冰也道出了当初拒绝林彪的真正原因,在陆若冰看来,林彪的胆子太大,不是个循规蹈矩之人,而在那个“无媒不婚”的年代,跨过“媒人”直接向一个姑娘求爱,这实在太离经叛道了。

林彪

事实上的确如此,在当时,“媒人”可以说是一对男女成为合法夫妻的必要条件,而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更是一个雷打不动的婚配习俗。由此可见,林彪的做法的确很难让陆若冰所接受。

此外,林彪的年纪比陆若冰小一岁,在那个多少还有些守旧的年代,“姐弟恋”并不被世俗所接受。在婚姻大事上,一个女子不想留下任何可能被人指责的地方,也是人之常情。

何况,林彪在老家还有一个没有过门的未婚妻,尽管这是一桩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但谁又愿被扣上一顶“破坏别人家庭”的帽子。

林彪

不过,尽管林彪与陆若冰没有走到一起,但是陆若冰与林彪的堂兄林育南,却有着一段纠葛一生的爱恋。

在武昌的那些日子里,林育南也对陆若冰这个美若天仙的姑娘充满了好感,并且对她关怀备至。

彼时的林育南是武汉学生联合会的负责人,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才子。

陆若冰求知欲强,对林育南的才华十分敬佩,一有闲暇,两人便在一起进行交流。

说起来,这世间的感情,不就是这样简单,时间久了,两人渐渐互生情愫,只是双方都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而是把爱深埋在心底。

林育南

陆若冰赴安庆读书后,两人便靠着鸿雁传书维系着对彼此的惦念。

事实上,林育南之所以没有对陆若冰表明心迹,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与林彪一样,林育南在年少之时,也被父母安排了婚姻。

尽管到武昌念中学后,林育南对这种没有爱情的婚姻颇为不满,但迫于长辈的以死相逼,他始终没能结束这段包办婚姻。

1925年,林育南被组织调往上海工作,并将自己在婚姻上的痛苦和对于陆若冰的爱恋,告诉了同在上海工作的堂兄林育英。

林育英听后,极力反对林育南和陆若冰走到一起,他的理由很简单,这样对林育南在老家的妻子,是不公平的。

林育英

此后,林育英借工作之机与陆若冰做了一次长谈,建议陆若冰不要与林育南成婚。面对林育英对自己苦口婆心的劝说,陆若冰表面听着,心中却无法阻止对林育南的爱。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林育英想法有了变化,他认为堂弟林育南也算是党的重要干部,一个人在上海工作、生活多有不便,便决定给他介绍一个对象。

由于自己曾劝说陆若冰离开堂弟,不好再开口。于是,便将上海纱厂的女工李莲贞介绍给了林育南。

当时的林育英并不知道,久居上海的李莲贞,早已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出于对堂哥的尊重和信任,林育南在与李莲贞没见过几次面的情况下,便匆匆结了婚。

林育英(中)

得知林育南在上海结婚的消息,陆若冰的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而由于对彼此的了解不多,婚后的林育南发现,自己与李莲贞的志向、情趣、生活目标都不同,吵架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这次失败的婚姻,再次让林育南感到,婚姻大事一定要慎重,来不得丝毫的马虎。

他多次与李莲贞交心谈心,希望妻子能够改掉缺点,参加革命,并切实对家庭负起责任来,但李莲贞根本听不进这些话,林育南在失望的同时,也对她渐渐冷淡了。

可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1928年,已经参加工作的陆若冰听从组织安排来到上海,她的工作是为林育南助手。

林育南

时隔多年的再次重逢,陆若冰的心中像是打翻了五味瓶一般,觉得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对林育南倾诉,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

朝朝暮暮的接触,也让林育南的心中再次燃起了爱情的希望,一天晚上,林育南向陆若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

彼时已经24岁的陆若冰,也觉得应该正视两人的感情,然而毕竟林育南是有妇之夫,她同意在“适当的时候”与林育南结婚。

然而,在处理与李莲贞的婚姻关系问题上,林育南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李莲贞的家人不断地与林育南争吵、纠缠,这一切都让林育南与陆若冰感到十分痛苦。

恰在此时,陆若冰与林育南因工作原因再次分开,陆被调到进步报刊《红旗日报》社,给报社副总编肖保璜当助手,并以“夫妻”的名义为肖保璜做掩护。

肖保璜

在一起工作、生活的日子里,陆若冰与肖保璜建立了感情,经组织批准,二人步入了结婚的殿堂。一年后,陆若冰生下一个孩子。

然而好景不长,结婚仅仅两年后,肖保璜因叛徒的出卖被敌人逮捕,不久后慷慨就义。

丈夫的牺牲,给了陆若冰巨大的打击,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后,她年幼的孩子也因病夭折。

那时的陆若冰唯一的心灵寄托,就是与林育南的书信往来,此时的两人都已感到,无论发生什么,彼此都已经成为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是,命运并没有垂怜这对历尽波折的有情人。1931年初,林育南在上海被捕,受尽了敌人的百般折磨后,依旧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

在林育南牺牲63年后,90岁的陆若冰在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恋人时,这样说道:

“对于他,我是很尊敬、很喜欢的。他也很喜欢我。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没有结合……我虽未与他结婚,但在我的心里,他永远是我最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