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49年,蒋介石命毛人凤暗杀三人,毛人凤内心一颤:一个都不敢杀!

2025-10-07 23:55 来源:群名网 点击:

49年,蒋介石命毛人凤暗杀三人,毛人凤内心一颤:一个都不敢杀!

#头条创作挑战赛#

前言

在旧时期的特务中,毛人凤无疑是名列前茅的人物。他以杀人如麻而著称,没有人敢与之媲美。

1949年,蒋介石递给毛人凤一份身份名单,上面只有三个人,是需要暗杀的人。然而,毛人凤看到那三个名字时,竟然显得有些惊慌失措。

这让人不禁想知道,是哪三个人能让这个惯于杀人的冷酷斩刀在蒋介石面前表现出如此的不安?

一、心肠慈悲如观音,心狠手辣如魔鬼

早年间,毛人凤曾在戴笠手下担任秘书,据说戴笠曾评价他“心肠太软,难成大器”。但实际上,我们所熟知的毛人凤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那么,当时的戴笠为何如此评价呢?毛人凤退居台湾后,曾向亲密的朋友透露了自己做官的三个原则,即“忍”、“等”、“狠”

显然,当时的戴笠完全没有意识到毛人凤的野心,毕竟毛人凤在“等”待,就像一头藏在草丛中等待时机的猛兽。

戴笠被誉为当时军统局的“火药桶”,稍不注意就会“爆炸”。常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将属下骂得找不着北。作为戴笠的秘书,毛人凤自然也遭受了不少“口水雨”。

然而,他以柔克刚,每当戴笠因小事大发雷霆时,毛人凤总是装得极为顺从,俯首帖耳,任由戴笠用难听的言语辱骂。

毛人凤总是带着微笑回应,表现得极其温顺。戴笠确实很容易对此上当,由此毛人凤得以避免受到皮肉之苦。

以毛人凤的性格,即使戴笠怒不可遏,掴了他一巴掌,他也会自觉将另一边脸颊伸过去,以平息戴笠的气愤。这句话正如俗话所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此外,每当戴笠对其他下属发火发泄时,毛人凤都会表现出一种“心生怜悯”的样子,帮助他们求情,并始终承担责任,将责任全部推到自己身上。

这使得戴笠对毛人凤评价为“心肠慈悲如观音”。那些在毛人凤的帮助下得以解脱的人都对他感激不尽。在戴笠的统治下的那些年,毛人凤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戴笠肯定无法想象,自己一旦去世,这个平日里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年轻秘书,没有任何背景和资历,竟然能够坐上军统局的最高职位。

之后,经过多年的忍耐,毛人凤终于揭下了他的虚伪面具,成为一个千真万确的“杀人魔”

可暗杀名单上的名字究竟是有多大的震慑力,能让这个恶贯满盈的“刽子手”方寸大乱呢?

二、“不臣之心”

能让蒋介石亲自提名暗杀的,必然是让蒋介石认为其有不臣之心的人。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就在其中。

自“九一八”事变,我国东北地区被日军攻占后,国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四起。这给当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这一主张的蒋介石造成了不小的舆论压力。

深谙国家大义的张学良心痛地看着中国在无休止的内战中被日军侵略,因此在蒋介石到达西安时,他向其诉说了国家形势,并劝说他停止内战,联合共产党共同抗击日本。

然而,他的劝说遭到了蒋介石的拒绝,两人只得不欢而散。随后,张学良多次苦谏蒋介石,却遭到他的坚决拒绝,甚至发出威胁,如果张学良带兵北上抗击日本,他将撤销他的军队指挥权。

劝解无果,张学良和杨虎城只好在西安华清池发起了一次“兵谏”,迫使蒋介石同意北上抗日,直到停战谈判达成,才将蒋介石释放回南京。

深知国家大义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政变,旨在实现“联共抗日”的目标,并未有意伤害蒋介石的生命。

然而,蒋介石对此事心存怨恨,回到南京后,他解除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一切职务,并对他们进行软禁。

我们熟知的“渣滓洞大屠杀”发生在1949年11月。然而在蒋介石的计划中,这一切早在8月就已开始筹谋。

当杨虎城和他的家人还被关押在贵州时,毛人凤已经准备好了行刑队,为了隐藏杀害杨虎城的罪行,他下令要求行刑队员只能使用刀具,而不能使用枪支。

在戴公祠,毛人凤命令将杨虎城和他的儿子杨拯中分开处决。杨虎城见到负责接管他们的人后,他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

他目睹着自己的儿子消失在视线范围内,没有机会再看看自己的妻子和未满十岁的女儿,就被行刑者捂住了口,接着一刀毙命。

随后,毛人凤下令:“所有与杨虎城一同进城的人,无论何人,一律处决。其中还包括宋云绮夫妇的幼子,即“小萝卜头”,而杨虎城的幼女也被毛人凤亲手掐死。

至于张学良,因为宋美龄曾求情,所以他并没有在毛人凤的手中丧命,而是被蒋介石关押长达54年之久。

三、欲杀妻姐

而这名单上的第三位,正是宋美龄的姐姐,宋庆龄。尽管她是宋美龄的亲姐,但蒋介石却一直没有放过她。

事实上,蒋介石多年来一直有杀害宋庆龄的意图。蒋介石还曾派遣戴笠去暗杀社会上的流氓分子,然后把尸体扔在宋庆龄的住所,还曾多次寄送装有子弹的信封给宋庆龄。

蒋介石并非真的想杀掉宋庆龄,而是想通过恐吓的方式来威胁她,让宋庆龄不要与他作对。

为了安排特务到宋庆龄的住所,蒋介石甚至亲自在军统局挑选了一名“俊美”的年轻人,希望通过他引诱宋庆龄家中的女佣,来监视宋庆龄的行动。

然而,宋庆龄很快就识破了蒋介石的计划。蒋介石对宋庆龄如此戒备只是因为她在日本侵略中国后,积极呼吁全国人民起来抗战。

她奔走各地,组织力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也全力支持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倡议,对抗日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蒋介石的“消极迎战”政策使宋庆龄十分反感,她曾多次发表言论批评蒋介石的袖手旁观,这些矛盾使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当时,宋庆龄作为国内女性代表人物,备受全国人民尊敬。因此,蒋介石尽管怀恨在心,也不敢再明面上对宋庆龄做什么,只能派戴笠进行恐吓,或者暗杀。然而,最终连这些阴谋和暗杀计划都失败了。

于是蒋介石就派出毛人凤,想让他暗杀宋庆龄。作为蒋介石的旧部,毛人凤深知暗杀宋庆龄将对自己的前途造成重大威胁。

但是因为蒋介石的命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在筹备了很长时间后,意识到自己杀人如麻的行径也会带来风险和后果。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放弃这个暗杀计划。

名单上的三人中,只有其中一人在他的手中丧生。或许是因为罪孽深重,毛人凤晚年过得凄凉。他从美国医治回来后,整日都伴随着疑神疑鬼的心情。最终,癌症再次复发,他在病痛之中去世。

结语

一开始老蒋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他不明大义,对侵略祖国的敌人不选择反击,而是对同胞心狠手辣。

他心胸狭隘,对劝诫他的张学良、杨虎城下以毒手,导致杨虎城全家灭门,张学良被困54年之久。

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想杀害自己妻子的亲姐姐,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注定不会让蒋介石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