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10年下降35%,“消失的乡村小学”正成为时代洪流下的底色!

2025-09-10 05:57 来源:群名网 点击:

10年下降35%,“消失的乡村小学”正成为时代洪流下的底色!

#文章首发挑战赛#

二十年前,如果一个班级,只有不到10名学生,那一定是贵族学校。

而如今,更有可能是乡村小学。

我们村有800多户,98年村里新建的小学。

2005年,在我读小学那会,一个班级有40、50人。

而现在,2023年,学校全年级加起来,不超过40个人。

人数最多的班级有8个学生,人数少的只有2、3个。

一个学校的所有老师加起来,总共6个,而且都还是临近退休的。

8个学生的班级

而最近,还有人员在村里协调,计划明年起,把村里的小学合并到隔壁村。

隔壁村的人数比我们多,大概有1200多户,但即使这样,加起来的上学人数也不超过100人。

小学招生数量的下滑,导致了农村小学关停的越来越多。

据统计数据,15年间,全国有近90多万所小学关停,乡村小学数量下降了35%。

而有些小学设施还较完备的,就改建成了养老院,也算资源的合理利用了。

疫情下的乡村小学

说到这个问题,可能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出生人口的下降。

没错,出生人口下降是其中一方面。

学校的招生对象直接来自当年的适龄人口,但各地入学年龄条件不完全一致。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暂且将6-12岁的孩子视为小学学龄人口。

并根据2021~2023年的新增人口预测,大概在2030年第八次人口普查时。

全国6-12岁总人口约7860万,对比2020年,10年间,下降38%!

2000年,学龄儿童1.49亿。

2020年,学龄儿童1.26亿。

从数字上来看,只是少了2300万。

这似乎并不足以解释乡村小学的“消失”!

教育城镇化才是小学关停和合并的主要原因。

从2000-2020年,6-12岁城镇人口增长74%,城镇化率从28%升到60%。

这部分的增长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迁移。

2000-202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20年!房地产的齿轮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教育作为捆绑资源,成了房地产的附加价值!

教育,医疗,商业都与房地产牵上了红线。

而乡村小学的颓废与关停就是房地产经济的蝴蝶效应。

城镇化的发展,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倾斜,优秀和年轻的教师们,通过一场场擂台,留在了城里,而剩下的这些就可想而知了。

乡村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匮乏,就像摆在台面上的一个瘪气球,人人可见。

哪怕家长还对孩子有些许期望,都会选择将小孩送入到县里读书。

家庭条件尚可的村民,拼上自己的身家,也要在县里安个家,就为了小孩读书。

而对于条件一般的村民,打点打点关系,凌晨五点送小孩进县城上学,也成了家常便饭。

中国的城镇化的车轮滚滚向前,车后的人群奔赴向前,不断追赶,只留下了寂静的农村渐行渐远。

“消失的乡村小学”已成为时代洪流下的一抹背景色,在记忆中难以褪去!

历史潮流,难以阻挡!

只是有些感慨,恍惚中,似乎又回到了小学。

操场上,正在放映着电影《一个不能少》,一个声音传来“张惠科,旗呢?”

只见一根旗杆孤零零伫立着!

《一个不能少》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