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二战日本大陆花嫁计划:洗脑无知女孩当侵略帮凶,战败后下场凄凉

2025-09-19 23:48 来源:群名网 点击:

二战日本大陆花嫁计划:洗脑无知女孩当侵略帮凶,战败后下场凄凉

“去中国一行,四百余州何患无建功立业之地?大则扩张国权,小则一身荣达。”这是20世纪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鼓励日本百姓到中国大陆发展,充当侵略扩张的马前卒。

甲午战争后,朝鲜半岛和台湾岛相继落入日本人之手,中国东北就成了他们觊觎不已的下一块地盘。

东三省实为汉地,但日本人为了使之“特殊化”,却管它叫“满洲”。在日本人眼里,满洲是一块“圣域”,土地不用施肥就能产出很多粮食。明治以来就有很多日本浪人到东北刺探情报贩卖毒品。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就曾亲自去过东北,他被延绵数千里的白山黑水所震撼,写下《滞满所感》一书,扬言要把东北变成日本人的安居乐业之地。

于是,一些不穿军装的侵略者开始扎根东北,例如臭名昭著的“满洲开拓团”和“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队”。而“大陆花嫁”则是当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

“花嫁”是新娘的意思。“大陆花嫁”即为远嫁中国大陆的日本新娘。看到这“大陆”和“花嫁”两个半点不搭的词组,不少人会产生疑问:日本女人为什么要嫁到中国大陆?嫁给谁?她们即将面临的又是怎样的命运?

一、殖民开拓团与大陆花嫁

大陆花嫁是伴随着开拓团产生的。要解释何谓“大陆花嫁”,就绕不开满洲开拓团这个话题。

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获得了在东北南满铁路沿线的驻军权,此后对该地区展开了有计划的移民。

有军队罩着,日本人在东北横行霸道,看上哪块土地肥沃就把它划出来强制宣布为危险区,以维持治安为由不让东北人进。原先住在那里的农民怎么办?放火烧屋全部赶走,再不走就会被强行杀害。

日本人占着东北人的田地,住着东北人的房屋,每时每刻都有东北人死在万人坑里。而割据东北的大军阀张作霖却不管不顾,他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做了很多出卖国家利益的事。

张曾向日本总领事落合谦太郎说过:“与其将东三省委与南方人之手,毋宁让予外人更为了当……日本国如对本人有所指令,本人自必奋力效命。”

有其父必有其子。1931年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三省沦陷。尔后,日本的移民行动更是愈发猖獗。此前日本受到经济危机波及,失业严重,社会动荡。

自认为靠国内政策已无力解决,所以就把这些过剩人口往中国东北输出,美名其曰:“殖民开拓团”。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将“20年移民百万户”计划列为日本国策。日本侵略者最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开始了。

开拓团成员多是30岁以下的流民难民,过去在家务农,混不下去了才被政府逼迁过来。对他们来说,东北虽土地肥沃,不愁吃穿,但东西毕竟是抢来的,还要时刻提防东北抗日队伍的反击。

既要种田又要打仗。在过度劳累以及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不少日本人患上了“屯垦病”。整天疑神疑鬼,互相仇视,不想干活只想回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满洲开拓计划的始作俑者东宫铁男提议要将日本女性也运送到东北,远嫁给开拓团男性,在精神上抚慰他们。这就是“大陆花嫁”计划。

对日本女人来说,“满洲”毕竟是异国异乡,充满了未知与危险。虽然没去过,但报纸上天天刊登有人在那里战死,路途遥远,硝烟弥漫,谁还敢去呢?日本政府又要如何说服她们嫁过来呢?

二、远嫁东北

日本人最擅长欺骗,烧杀抢掠都能被他们说得冠冕堂皇,诱骗无知妇女为国献身自然是小菜一碟。

“大陆花嫁”计划的第一步,就是洗脑宣传。

他们把殖民主义的肮脏手段说得伟大崇高,把粗俗野蛮的日本农夫说得儒雅随和。甚至还拍了一部电影,就叫《大陆花嫁》,描绘日本女子远嫁东北后的婚姻生活。男人开着拖拉机干农活,女人缝缝补补操持家务,家庭和睦还不用为生计奔波,很是让人憧憬。

新闻、电影、报纸、杂志———日本政府动用了几乎所有媒体平台来发布“大陆花嫁”征集状。日本适龄女性见罢纷纷报名参观。

加入“大陆花嫁”队伍的日本女人大多出身卑微。家里很穷,连学校都没去过。心想,自己反正是农家的女儿,城里穿皮鞋打领带的优秀男性门不当户不对的肯定不会娶她。与其在国内过着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贫农生活,还不如奉旨嫁到满洲。

于是,大陆花嫁怀着在满洲建设“第二祖国”的决心提交了去满洲的申请,但她们不知道结婚的对象是谁,全由当局分配。

在坐上开往中国的轮船之前,她们需要先去陆军医院进行为期一个月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是战地护理方面的,例如绷带缠绕和用药方法这些。她们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直到她们真正踏上东北土地时才吓了一跳。

大陆花嫁们每人分到一支三八大盖和五十发子弹。她们事先也没有听说过这回事,到这时才逐渐意识到危险的存在。

九一八事变那天,张学良抛弃家乡逃往关内。但东北百姓不甘心将祖辈相传的土地拱手让给日本人,更不愿意在国破家亡的耻辱下当顺民。

他们自发组织抗日运动,用所能得到的各种简陋武器去挑战张氏父子都不敢惹的日本关东军。张学良用140天的时间丢光东三省,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持续了整整14年。

对日本殖民者居住点的突袭从他们踏入中国领土那天起就没有停止过。“开拓团”在东北越来越难以立足。以至于不仅是开拓团里的青壮年要加入战斗,他们当中的女人小孩也要拿起枪支随时准备迎击。

对大陆花嫁们来说,真正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三、侵略的终结

白天干活,晚上睡觉。论来到这里的好处,除了田地变得更多之外,和老家没啥区别。

只是睡觉时,要把衣服、袜子和鞋子摆在睡床旁,枪和子弹放在门旁边。做好随时都能起床打仗的准备,才能睡觉。

开拓团的村落被土墙围着,墙外侧挖着战壕,入口处有铁丝。不管是男是女,晚上都要出来两人一组轮流值班放哨。

日本人抓着警笛,站在哨塔上盯着远处的蓝色火苗,那是游击队突袭的记号。警笛一响,前一秒还在睡梦中的开拓团员下一秒就会起床找枪,跑到各自事先定好的战壕位置上待命。

这哪是嫁给别人当小媳妇?分明是去打仗啊!没错,大陆花嫁也是日本侵略者的一份子。战争已经打响,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他们踏上这片土地,那他们就是侵略者。

花嫁们的幻想覆灭,想回国也回不了。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南移,无暇北顾。开拓团多集中在北满。没有关东军罩着,日本娘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只能把命运交给男人们。而随着前线兵源的日益开缺,这些开拓团员也摇身一变成了日本兵,一个个从她们身边离开。

1945年,战争接近尾声,日本紧急征召所有18岁到45岁的男性参战。这时候,开拓团里就只剩下老弱妇孺了,无力阻挡游击队锲而不舍的进攻————她们骑在中国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大军逼近,她们孤立无援。此时正值东北雨季。暴雨连连,河水猛涨。为了防止苏联人追杀上来,关东军抢先过河拆桥,留下老幼妇孺面对滔滔江水,走投无路跳河自尽。

日本妇女在逃亡路上经常遭到苏联军队的轰炸,但最可怕的还是自己人的抛弃。关东军只顾着自己逃,并不打算带上她们。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后,东北百姓加快步伐收回田地。而开拓团的老弱妇孺们没了保护,害怕被报复,纷纷服毒自杀。

关东军则把她们视为累赘,无情地命令她们杀掉自己的孩子然后自尽。很多日本妇女不是死在苏联人手里,而是被自己人所杀。苏联红军365师团就曾在一个废弃的卡车里找到四百多具日本人的尸体。死者头缠白布,背有弹孔。据被俘关东军士兵供认,他们撤退时没法带走老弱妇孺,只能就地处决。

为了能够活命自保,日本人连同胞都可以杀。

四、战后命运

日本战败后经济崩溃,接不起也养不起这些遗孤。而中国这边打完解放战争后也没有跟日本建交,日本政府索性装傻,不承认她们的存在。公布了《未归还者特别措施法》,把那些留在中国回不来的日本侨民一律销户,当做战死处理。

幸存的日本妇女迟迟等不到祖国来接她们的船,同时,她们也很清楚她们的丈夫、她们的祖国过去对中国百姓做了什么。但是令她们意想不到的是,善良的中国百姓并没有残酷对待她们,不少人甚至愿意收留她们。

在日本投降的一年内,活下来的日本妇女几乎都投靠中国人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苦工愿意娶她们为妻,而经历过生离死别的大陆花嫁们也顾不了多少,能有口饭吃就行。

据沈阳日侨日俘管理处之统计,辽吉两省与中国人结婚或成为佣人的日本侨妇就有10万人之众。

大陆花嫁是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底层普罗大众的一个缩影。她们惨吗?确实惨。但她们值得同情吗?答案是不值得。

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她们就是侵略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在她们哭诉当年满洲天寒地冻以及逃难九死一生的时候,是否曾想过,因为她们的到来,有多少失去土地的东北人民被活活饿死。

文/和平之风

参考资料:

1、《“大陆花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孟书琪

2、《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大陆花嫁”》 ,孙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