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古人真的相信鬼的存在吗?传统鬼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2025-09-08 03:40 来源:群名网 点击:

古人真的相信鬼的存在吗?传统鬼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人大多相信“鬼”是真实存在的,重视“事鬼神”,所以民间信仰和鬼神的观念密不可分。

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鬼怪形象的描述丰富多样,其形象往往受到宗教、哲学、民俗文化的影响,并且通常会带有道德警示亦或是因果报应的寓意。

关于鬼怪的形象,不同朝代则有不同的描述。

《礼记·祭法》说:“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这里的五代指唐(尧)、虞(舜)、夏、商和周。古人认为“鬼,归也”,人死为鬼,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

鬼魂形成之初,并不是给人恐怖的印象。

《礼记·祭法》中说:“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人们希望像春回大地般见到死去的亲人,怀着快乐的心情去迎接鬼魂,再怀着悲痛的心情去送别鬼魂,希望与先人得以沟通。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杀戮无数,诞生出了另一种恶鬼的形象。

先秦时期的鬼比较抽象,汉代以后人们收到道教的影响,鬼怪的形象更为具体;还有民间和文学中的鬼,比如《聊斋》里面的鬼就比较多样化,有的像人,有的变形。

古代经典比如《山海经》、《搜神记》、《聊斋志异》这些里面都有相关的记载。

《山海经》中载有“鬼国”,虽以神话异兽为主,但部分记载隐含鬼怪特征。

例如“魑魅”被描述为人面兽身、四肢畸形,或身披鳞甲、散发恶臭,象征山林中的邪气。

《搜神记》中辑录了各种鬼怪神仙故事。

提到鬼可隐形或显形,显形时面色青白,衣袍破旧,类似生前的模样。

《聊斋志异》中的鬼怪故事更是更是引人入胜。

鬼形象更为人性化,例如:影视作品里面的聂小倩,美貌女子,实际是受妖魔驱使的鬼魂;画皮里面的鬼,披人皮伪装成美女,撕去人皮后现出狰狞青面獠牙的真容。

古代文艺作品中有鬼神故事,自然也有画鬼的画家,如宋代李公麟、赵伯驹画过鬼怪之形;

扬州画派的罗聘、金农、华喦都画过《鬼趣图》;

清代画家傅儒笔下创作的大量鬼怪形象,古雅清奇又不失谐趣,好玩得很。

文章中图片部分文字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码字不易[来看我][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