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2025-10-09 09:50 来源:群名网 点击: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意译:天上挂着一个缺了大半的弯弯月儿,月光透过稀疏的梧桐树叶照到地面,留下斑驳的影子,计算时间的沙漏己经漏尽了沙,夜已经深了,人声寂静,还有谁注意到独自居住的人在月下走来走去。在缥缥纱纱的夜空里,一只鸿雁的影子被照射在地面上。

鸿雁被月下徘徊的脚步声惊起连连回头,有多少恨意无人理会,挑尽了寒冷的树枝都不肯栖息下来,飞落在寂寞又寒冷的河边沙滩上停下来。

理解:这首词是苏轼遭受"乌台诗案"后,被贬到黄州初期写的。因为这个时间作者因“乌台诗案"差点被判死刑,后来改贬黄州,人生跌落到最低谷,内心悲凉寂寞到了极点,因此看到的情和景也是寒冷寂寞悲凉,所谓情由心生,景随人转。作者借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冷沙洲表达此时此刻失意心情。“拣尽寒枝不肯栖“,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不肯随便依附别人的政治主张,被排挤没地方安身的无可耐何心情,这应是一首借景抒情词。

但是据《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却给这首“卜算子"加了一段小序: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曰:"当呼王郎,与子为婚,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这个小序大意:苏轼被贬惠州时,惠卅有个温都监女儿年轻漂亮是苏东坡的铁粉,非苏东坡不嫁,夜里常在墙后听苏东坡吟诗,东坡发觉后就翻墙而走,苏东坡觉得自己年龄大,配不上温小姐,就把温小姐介绍嫁给年轻帅哥王公子,后来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温小姐郁郁而死,葬在沙滩旁边,苏东坡回大陆途经惠州,知道温小姐为他而死做了此词纪念。

首先,这首词标题是"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说明写作地点在黄州,但小序人物是惠州温小姐,地点也在惠州,这是个明显矛盾。另外,苏轼先被贬黄州,过几年才被贬惠州,如果苏轼先到惠州后到黄州,那有可能在黄州定惠院想起以前惠州温小姐的事而写了此词,从时间来看此词写惠州温都监女是不可能的,应该还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词,词中幽人不是温小姐而是作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