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西府战役,彭德怀念念不忘的一场恶战

2025-09-30 00:13 来源:群名网 点击:

西府战役,彭德怀念念不忘的一场恶战

在彭德怀的军事生涯中,有四场战役被他认为是惨痛的教训,其中之一就是西府战役。西府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西部和甘肃省东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

1948年3月,西北野战军围攻洛川,准备围城打援。而敌军增援部队行动谨慎,徘徊不前,使我军的计划难以实现。这时的西北野战军已从成立时的2万余人发展到7万余人,而陕北根据地仅150万人口,提供部队给养非常困难,而洛川战斗又陷入了僵局,彭德怀遂改变作战计划,决心向西府地区(西安以西泾渭两河之间)挺进,攻克敌军防守薄弱的后勤基地宝鸡,以获取给养,调动陕北敌军,并寻机歼灭敌军。

其实这一部署是有着相当的风险的,西府地区远离陕北千里,位于胡宗南、马步芳两军之间,而且在我军速射武器不足的情况下,在平原地区与骑兵作战是很困难的。有人就提出了异议,彭德怀也看到了问题所在,但他决心一赌,赌国民党会继续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保存实力、见死不救”。

1948年4月16日,西府战役开始了,西北野战军1、2、4、6四个纵队分三路大军按照之前的作战部署,从北起职田,南到高王庄30多公里宽的正面上,向胡宗南与马步芳两个集团的结合部,长驱直入,席卷南下,得益于这一带没有主力镇守,战况一开始很顺利,一路上势如破竹。与17~25日之间先后攻克常宁、灵台、凤翔、郿县等12座城镇。

但这次彭德怀还是失算了,马步芳和胡宗南出乎意料的卖力,在我军攻克宝鸡后,却发现我们已经陷入重围,有被围歼的危险。首先是阻击陕北战场回援的胡宗南所部的我军4纵,阻击不利的情况下擅自撤离,而且没有请示汇报,让胡宗南部四个师长驱直入,严重威胁了西北野战军的侧背,直逼西野司令部,使得司令部直属警卫营迅速构建起了工事,彭总也拿起了手枪。而西面的马家军也突破了教导旅的防线,直扑而来。

形势急转直下,西北野战军立马陷入敌军左右夹击,腹背受敌的险境。攻下宝鸡的1、2纵队见势不妙,炸毁了携带不了的物资,于4月28日紧急向北转移。5月5日,西北野战军先头第6纵队教导旅在镇原东南屯字镇被马步芳部整编第82师3个步骑团包围。西北野战军为拖住并歼灭该敌,令教导旅固守,6日以第1、第4纵队及第6纵队新编第4旅从敌军侧后发起攻击,因协同不好,仅歼其2000余人,接应教导旅突出了重围。7日,胡宗南、马步芳两部南追北堵,企图围歼西北野战军于屯字镇、西峰镇、泾川之间地区。西北野战军经激战,歼其3000余人后,从荔镇附近向东转移。8~11日,又分别在萧金镇以东三不同、宁县以东良平镇、_邑(今旬邑)县城以北职田镇等地冲破国民党军的合围,于12日摆脱追堵,转至解放区马栏、转角等地,至此结束了西府战役。

西府战役是西北野战军进行的一次重要战役,它基本上实现了彭德怀的调虎离山之计,扩大了政治影响,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获取了大批给养。但此役西野损失了1.5万人,国民党胡宗南和马家军损失20000人左右,虽然我军损失较少,但这对于家底本身就不厚实的他们来说实在是不小的打击。不仅战役目的没能完全达到,而且整个西野一度险些被胡、马二部围歼,难怪彭德怀对这一仗要刻骨铭心一辈子。

这场战役,后来被彭德怀写进了《自述》,称这是他平生“四大败仗”之一。不过,此次作战,西北野战军转战1000多里,深入国军的后方,连克重镇,消灭一部分国军的有生力量,间接使胡宗南撤离延安,革命圣地又回到人民怀抱。所以严格来讲不算什么败仗,只是过程过于凶险,结果也未能如以往那样战果丰硕。西野经过此役,吸取了教训,总结了经验,在之后的作战中勇不可挡、横扫千军,最终击败敌军解放了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