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杂谈 > 正文

​八国联军侵华秘闻曝光:毒气弹使用真相,历史课本为何只字不提?

2025-09-28 02:41 来源:群名网 点击:

八国联军侵华秘闻曝光:毒气弹使用真相,历史课本为何只字不提?

“你是否想过,历史书上的‘八国联军侵华’背后,藏着一段被刻意抹去的血腥秘密?”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场被遗忘的“毒气战”——1900年,八国联军不仅用枪炮屠城,更动用了国际禁用的化学武器。“绿色毒雾一夜屠城,士兵倚墙而立却已成尸体”——这绝非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

亲历者日记曝光:绿色毒雾笼罩天津,死尸遍野

“列低炮一响,百码内人畜皆亡!”

1900年7月,天津城破前夕,一名亲历者在《遇难日记》中写道:英国军队运来两门“列低炮”,炮弹炸开后冒出绿色气体,守城士兵“一时均死”。更诡异的是,“尸体倚墙而立,怒目持枪,竟不知自己已死”。这种描述与毒气弹的杀伤特征高度吻合——迅速致死、无外伤、气体呈黄绿色。

而《申报》当年的报道更直接点名“氯气炮”:“西人取氯气实炮中,吸入口鼻即毙。”氯气是公认的剧毒气体,医学上微量用于消毒,但高浓度下可瞬间致命。“百年前的中国百姓,竟成了列强化学武器的试验品!”

中外史料对比:为何西方记载只提‘苦味炸药’?

“是‘毒气弹’还是‘苦味炸药’?一场文字游戏背后的阴谋!”

中方史料清晰记载“绿气弥漫”“死尸身无伤痕”,而八国联军士兵的回忆录中,却只模糊提到“苦味炸药”。英国军官在《中国与联军》中写道:“向天津城倾泻苦味炸药。”

化学专家指出,“苦味酸”正是19世纪欧洲常用的炸药成分,但其燃烧后可能释放有毒气体。然而,若仅是普通炸药,为何中方记录强调“绿色气体”和“瞬间死亡”?显然,八国联军有意混淆视听——“苦味炸药”或是毒气弹的伪装名称

更关键的是,1899年《海牙公约》已明确禁止使用毒气弹。“列强嘴上谈‘文明’,手上却沾满化学武器的血腥!”

国际公约成废纸?列强的双重标准与历史掩盖

“禁化武公约签订一年后,八国联军为何敢公然违约?”

1879年《布鲁塞尔公约》、1899年《海牙公约》白纸黑字禁止毒气战,但八国联军侵华恰在1899年后。英国秘密运送“列低炮”至天津,普通士兵甚至不知其真实用途。“毒气弹成了‘不能说的武器’,而中国百姓成了沉默的牺牲品。”

为何这段历史鲜少被提及?西方学者避而不谈,或因“文明国家”形象不容玷污;而近代中国积弱,无力追究战争罪行。“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真相永远不会被毒气掩埋!”

未解之谜:毒气弹证据为何突然消失?

“天津城破后,为何所有‘列低炮’记录离奇蒸发?”

亲历者描述“列低炮”细节详实,甚至提到“马匹中之即死”,但联军战后报告中,相关武器记录全被删除。历史学家推测:“销毁证据,是为掩盖违反国际法的铁证!”

更讽刺的是,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再次重申禁用化学武器,而主导议定书的正是当年侵华的八国。“贼喊捉贼,列强的‘文明面具’早已千疮百孔!”

“历史不会因沉默而消失,真相不会因时间而褪色。”

八国联军使用毒气弹,是铁证如山的反人类罪行。今天,我们追问真相,不仅为告慰亡魂,更为警惕历史重演!

你怎么看?评论区等你!

作者声明:文章内容与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或者雷同,纯属巧合,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