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就有整编74师?关于这支部队,有太多事实需要澄清了
抗战时就有整编74师?关于这支部队,有太多事实需要澄清了
近些年,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地摊文章百出,其中不少都是为了迎合部分人的心理,而歪曲了历史事实,给很多人造成了误导。
如抗日战争中的74军,大家虽然都知道这支部队,但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误导,却又对这支部队的认识有很大偏差。
例如,有人就说过这样的话:抗战时期的整编74师如何如何,甚至还有整编74军怎么样的说法。
还有的则是,张师长的74军是抗战中最牛的部队,这一个军反倒成一个师长的了。另外关于74军的战绩也过于夸大,就万家岭战役来说,很多人只知道有74军参战,却从没听说过此战其实是很多部队合力完成的,如第4军、第66军的功绩就被长期忽视。
而关于74军当时的武器装备描述,也是谬误颇多,称该军是全美械部队打满全场的说法也不在少数。
其实很多错误都是低级的,如所谓整编师在抗战中是没有的,抗战时除了正常番号的军外,有新编军和暂编军,74军就是74军,是一个正常番号的军,不存在整不整编之说。同样师也是一样的,当时有正常番号师,及新编、暂编师,74军下辖的51师、57师、58师都是正常番号师。
非要说抗战时74师如何如何的话,则另有其人,如张自忠将军牺牲时所率的即为74师,但该师只是一支兵力和装备都很寒酸的杂牌部队。
另外,但凡提到74军,很多人都觉得张灵甫是该军的灵魂人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张灵甫带着74军在抗战中打满全场的。
其实74军是1937年淞沪会战时成立的,军长是俞济时,同时俞兼任58师师长,王耀武为51师师长。每个师下辖2个旅4个团,张灵甫只是51师153旅305团的团长,而且该团是51师由补充旅升格后编入的,属于后来者,刚到淞沪战场时甚至有兵无枪。
直到1941年,张灵甫才升任58师师长,到1944年张灵甫升任74军副军长,此后到抗战结束依然如此。
74军第一任军长是俞济时,在其指挥下,74军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万家岭战役在内)、南昌会战;
74军第二任军长是王耀武,其是国军中为数不多的名将,协助俞济时指挥74军参与上述会战,而在其任上率74军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
74军第三任军长是施中诚,其任上参与的会战有长衡会战、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
如果说抗战中,谁最能代表74军的话,那么非王耀武莫属。
其在全面抗战初期即是74军的主力师长且参与军的指挥,之后作为该军军长率部打出了74军大多数的战绩,王耀武升职后,仍实际控制74军,直到抗战结束。
被一些人过分吹捧的张灵甫虽然比王耀武大一岁,但是其毕业于黄埔四期,王耀武反而是其学长。在全面抗战初期,张灵甫只是团级军官,在其任师级军官时,该师战绩并未特别突出,反倒损失甚重。到副军长任上时,因74军实际为王耀武控制,他也没有指挥全军作战的机会,而且张灵甫未参与雪峰山会战。
因此,将抗战中一次军级规模作战都没有指挥过的张灵甫捧为74军的代表人物,而且将该军俞济时、王耀武等高级军官及部分低级军官的战功都移花接木到了张灵甫身上,肯定是不妥的(抗战时国军作战军一度有124个之多,其上面还有军团、集团军等建制,师级军官并不突出)。
甚至单就抗战中表现的话,一向被讥讽为“千里驰援”的李天霞都要高于张灵甫。因此,不宜以抗战有功的名头就不顾历史事实,因为一些人在过分拔高张灵甫的同时,贬踩的却是一大群有功的抗战将士,如此显然不客观。
本着客观评价的角度来说,抗战的功劳是该肯定的,但是这个肯定要客观和恰如其分。过分拔高那叫客观吗?贬低甚至忽视了一大帮人那叫客观吗?
所以希望大家在看待74军抗战问题上,多去看看王耀武这些人,请注意我们说的是这些人而不是某一个人,因为一个集体的抗战并非一个人的功绩。尽管王耀武对74军影响甚大,但其我们也只不过说王耀武是74军的代表人物而已,并非整个军的抗战功劳都是王耀武的。
说完了74军的人事,我们再说该军的武器。
国军补充武器装备是亲疏有别的,抗日战争中是以中央军嫡系优先,中央军普通部队次之,有实力的地方军再次,没实力的杂牌军属末流,八路军/新四军几乎没有。
很多人以为74军一开始就是中央军嫡系,其实不然。
该军51师出自补充旅,57师为孙传芳五省联军余部改编,58师前身是杂牌军番号补充浙江保安团组成。
三个师中57师在20个调整师之列(即民间所谓的德械师,因该师师长施中诚为陈诚同学,且调整部队兼顾杂牌军情绪,故将其列入),因其出身杂系,德式武器补充不多。
而58师因为是俞济时当师长,武器不错;51师则是中央军正常水准。
因此这3个师比起当时大名鼎鼎的36师、87师、88师和陈诚的18军、汤恩伯的13军来说,还算不上国军一等一的嫡系。
但是74军在作战中表现出色,逐渐引起最高层注意,因此每战后必优先补给武器,所以该军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得到了一批库存的德式武器,但数量极少,补充的主要是国械。
如1938年万家岭战役时,该军参谋叶方华就说道:51师的武器是较差的,除有少数巩县造的中正式步枪外,绝大部分是汉阳兵工厂造的又重又笨的双筒步枪。
74军武器装备得到改善是在1938年苏联援助大量到来后,其分得了一些苏联造的轻重机枪。1940年,74军又入选“攻击军”之列,直辖一个炮兵团,装备有4门115毫米榴弹炮、8门76毫米野战炮和4门37毫米反坦克炮,另外加强了辎重、工兵配置。
因此有人据此称74军为苏械军,但实际上当时补充的仅仅是部分苏联造重武器和轻重机枪而已,74军整体上还是以国械为主。
直到1944年美国援助较多后,74军才分得了部分美式武器。但当时滇西战役尚在进行当中,主要武器优先供给滇西的远征军,74军领到的美械很少。
到1945年初,缅北滇西战役获胜,大量美械源源不断运抵,74军被列入三十四年甲种军编制。
按照编制,其军直辖1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师直辖1个75毫米山炮营、团直辖81毫米迫击炮和37毫米战防炮各1个连、营有重机枪连及火箭筒、连有60毫米迫击炮、班有冲锋枪及轻机枪。
其正在换装之际,雪峰山会战爆发,此时主要是完成了轻武器换装,如该军使用的冲锋枪即在会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重火力则没有换装完成,该军在会战中没有打出一发美制75毫米/105毫米炮弹,倒是苏式76毫米野战炮弹消耗了1471发。
雪峰山会战中,74军统计歼敌12547人,自身伤亡为5225人,战后该军继续进行换装,直到抗战胜利结束。
所以,从1937年淞沪会战时成立到1945年抗战胜利,74军就是74军,不是什么整编师,也不是什么纯美械师,更不是一些人瞎改历史的素材。
同时74军的战绩也应当客观看待,因为国军的会战大多都是几个军甚至几十个军参战的,尽管74军在一些会战中起到了主力作用,但也不应无视或贬低其他部队的抗战功绩。
-
-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盛唐最著名十首边塞诗欣赏(一)
-
2025-09-20 15:01:22
-
- 曾经的小虎队:唯独他“疯了”,从01年到09年,陈志朋经历了什么
-
2025-09-20 14:59:07
-
- 2014年,一家4口在华山跳崖,只留下出生仅58天的女婴,因为什么
-
2025-09-20 14:56:52
-
- AKB48村山彩希1000场公演达成!文春爆“指原团成员遭骚扰”
-
2025-09-20 14:54:37
-
- 重庆最有韵味的10位女星
-
2025-09-20 14:52:22
-
- 细数钟楚曦的历任男友,全员大高个儿肌肉男,钟姐吃得是真好啊!
-
2025-09-20 14:50:07
-
- 狮航坠机事故原因指向波音:隐瞒新系统,出货压力大?
-
2025-09-20 14:47:52
-
- 南海中考招生指南|美伦国际教育:三年牛剑藤,圆你名校梦
-
2025-09-20 14:45:37
-
- 杭州火车西站 规模大于东站
-
2025-09-20 11:10:33
-
- 同为肯尼迪情人,赫本梦露结局却不同,一个全身而退一个死因不明
-
2025-09-20 11:08:17
-
- 浅谈文艺复兴时期,外交家图拉真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社会影响性
-
2025-09-20 11:06:01
-
- 小猪佩奇身上纹,你就是社会人啦?|雅趣
-
2025-09-20 11:03:46
-
- 2024必追的9部泰国BL剧,甜到宅女心坎!
-
2025-09-20 11:01:30
-
- Kenzo创始人高田贤三去世,一个时代的远去
-
2025-09-20 10:59:14
-
- 宋美龄为何不原谅宋庆龄,连葬礼都不出席?从一本日记看出原因
-
2025-09-20 10:56:58
-
- PPAP是什么
-
2025-09-20 10:54:42
-
- 全网炸锅:G-Dragon抛鞋归来,这次是为了唱响青春!
-
2025-09-20 10:52:27
-
- 11月 国内外 最佳旅行地推荐!这18个地方一定不能错过!
-
2025-09-20 10:50:11
-
- 长城魏派VV7为何一夜崩盘?曾经的“神车”为什么卖不动了?
-
2025-09-20 10:47:55
-
- 谁才是阐、截两教中法力最强的三代弟子?排名前五的都有谁?
-
2025-09-20 10: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