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名网 > 范文 > 正文

​乌托邦的作者优选45句

2024-11-25 16:20 来源:群名网 点击:

乌托邦的作者优选45句

1、作者:托马斯:莫尔(ThomasMore:1478一1535)

2、乌托邦思想具有双重具象,是“精英”思想与大众想象的合体、社会理想与个人愿望的合体、虚幻表象与真实寄托的合体。乌托邦思想的内容和形式很多是虚幻的,但它对现实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乌托邦的思想迷信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不同的,理论“乡愁”中的精神守望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表达也是不同的。

3、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

image.png

至极的[redface]

4、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

5、《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莫尔。(14782月7日-1535年7月6日),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是个圣人也是家。1516年用拉丁文写成《乌托邦》一书,此书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6、年,他进入林肯律师学院学习,直到1502年毕业,正式取得律师资格:此后,莫尔投身政治,以国会议员身份活跃于政坛。

7、《现代乌托邦》是作家乔治·威尔斯1905年完成的作品。作者通过本书批判了技术的畸形膨胀和人文精神的失落,使人类走向了反面——成为机器的奴隶。

8、乌托帮是空想的意思,也可用做白日梦,应该做为贬意,因为空想不等于梦想,梦想是有动机在支配,而空想则是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并没有一定的动机和意识,在人的无序的思维中,空想或叫乌托帮是一种永远在实现不了的规化,乌托帮做为贬意词

9、《乌托邦》是英国人文主义者莫尔的幻想小说,用拉丁文写成,1551年译成英文。“乌托邦”是古希腊文,意为“乌有之乡”。小说采用作者与航海家希斯拉德对话的形式。全书共分两部。第一部写作者出使尼德兰,遇见走遍世界各地的葡萄牙航海家希斯拉德。通过对话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残酷、国王们的掠夺战争、贵族的骄奢淫逸,尤其揭露了圈地运动造成的“羊吃人”的现象。

10、这是莫尔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设计的理想国,表达了作者废除私有制的政治主张。是对话体文学的范文。

11、托马斯·莫尔,出生于伦敦一个律师家庭。莫尔幼年曾在当时伦敦的名校圣安东尼学校学习拉丁文。1490—1492年,他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约翰·莫顿家做家庭侍从。

12、乌托邦应该是贬义词,一般用来说不切实际的东西。

13、《乌托邦》一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思想材料。

14、乌托邦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幢景

15、年以叛国罪被处死。

16、乔治•威尔斯是《现代乌托邦》的作家。

17、乌托邦是指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同以前的世外桃源差不多的意思,应该算是一个中性词吧。

18、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19、此书被誉为“乌托邦”的开山之作,内容相当丰富,涉及神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艺术学,甚至优生学等许多问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爱默生说它的价值足足抵得上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此书的作者是

20、《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创作的游记,首次出版于1516年。

21、该书分两卷,第一卷借一位旅人之口,谈他周游列国所见,由此而导入对英国当时情况的观察与批判;第二卷才是对以“乌托邦”命名的一个想象的国家的描述。

22、乌托邦当然是褒义,它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幢景。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西方一位学者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於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23、小说描绘了一个由仁慈的技术官僚统治的高速运行的社会,整个人类都转入地下,人们所有的行为都由一台庞大无比的机器所控制。书中提出了一些包括国家应为公民生活提供保障的观念。丘吉尔在格拉斯哥的演讲中提到国家应该帮助“众多无依无靠的人民”。威尔斯提倡“优生”,认为人们只有满足一定条件,比如身体健康和经济独立,才应考虑生养后代。

24、“乌托邦”原为英国莫尔所著的书名简称。《乌托邦》一书中描写了他所想象的实行公有制的理想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

25、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就是《理想国》。在这本书中,柏拉图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国家的景象。柏拉图为自己构筑了一个理想的王国,这个国家不受任何阶级的干扰,但他追求的不是民主,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生活的和谐。柏拉图认为,理想的国家必须有理想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感情和知识,但由于人们获得的知识有多有少,占有欲也不尽相同,出现这种情况,国家就必须由有知识的人来领导,哲学家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把人分成了三个阶层,即卫国者、士兵和劳动者。在这样的国家里,女人和男人权利相等,且存在绝对平等。

26、乌托邦的由来是小说,乌托邦写的这么一个地区,又美好又美又欧,的确没有管制的束缚,人们生活的比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税收,没有社会的感悟,舒服这么一个地方乌托邦的由来是小说,乌托邦写的这么一个地区又美好又美又欧,的确没有管制的束缚,人们生活的比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税收,没有社会的感悟,舒服这么一个地方来吧,臭拿出来或者是或者空想中的这么一个地方个人认为词语没有贬义和褒义的偏向

27、赫伯·乔治·威尔斯,英国著名小说家,尤以科幻小说创作闻名于世。

28、年,莫尔进入牛津大学,接受古典教育。通过两年的艰苦学习,他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来由于他父亲坚持要他学法律而离开了牛津大学,转入一家法律预备学校学习。

29、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於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但是他们并非在做一项仅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乌托邦主义这个词汇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图《理想国》(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乌托邦)中所显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扩大描绘某一概念(正义或自由),以基於这种概念而建构之理想社群的形式,来展现该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质。

30、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哲学家路易博朗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乌托邦式的爱情也是美好至极的。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

31、他还是一位社会改革家和预言家,曾是费边社的重要成员,会晤过罗斯福和斯大林,撰写了《基普斯》、《托诺-邦盖》、《波里先生和他的历史》、《勃列林先生看穿了他》、《恩惠》、《预测》、《世界史纲》等大量关注现实,思考未来的作品。

32、将乌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当时社会的罪恶作巧妙的对比,而藉之谴责后者。只有极少数的乌托邦作者––贝拉密(EdwardBellamy)的《回顾》(LookingBackward)即是佳例––企图根据其乌托邦中所认真规划的蓝图来改造社会。就其本质而言,乌托邦的功能乃是启发性的。

33、他反对亨利七世的重税主义政策,维护纳税人的利益。他的政治主张触怒了国王,以至于他的性命都受到威胁,1509年,亨利八世继位后,他又重新参与政治活动,并在1515年出使弗兰德尔。之后,他成了英王亨利八世的重要顾问,1529—1532年担任英国大法官。

34、这个词偏贬义,乌托邦(Utopia)本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35、柏拉图大概也许可能差不多

36、乌托邦”原为英国莫尔所著的书名简称。《乌托邦》一书中描写了他所想象的实行公有制的理想社会,并把这种社会叫做“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后来,“乌托邦”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而“主义”是指系统的理论和主张,因此,“乌托邦主义”是指乌托邦早期的社会实践运动和学说,也被后人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或乌托邦社会主义。

37、“乌托邦”的词意含糊――既表示努力追求“福地乐土”的崇高,又表示寻找“乌有之乡”的徒劳――反映了乌托邦思维方式固有的含混性以及它同历史的含糊不清的关系。因为乌托邦是超历史的道德理想的产物,道德要求与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微妙而不确定的关系。乌托邦是人类所希望的完美的前景,而历史则是人们正在创造的不完美的前景,它们两者并不是一致的。正是由于这种不一致的意识才赋予乌托邦思想以道德感伤的意义及其历史的含糊性。在道德上,乌托邦或许是“福地乐土”,而在历史上,它却可能是“乌有之乡”。

38、我们应从历史与现实出发,理解乌托邦思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的态度是: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的要求,人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改造世界。

39、从文化视角看,乌托邦思想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尽管它的内容带有虚幻色彩,但却给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思考和借鉴的素材。乌托邦思想的产生具有实然性、应然性、必然性,体现了人们将进步的观念视为一种理想目标的超然性。

40、年出版《时间机器》一举成名,随后又发表了《莫洛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多部科幻小说。

41、一般而言,乌托邦的作者并不认为这样的国家可能实现,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绘的形态付诸实现。

42、第二部描述希斯拉德在乌托邦岛上的见闻。在岛上,公民一律平等,领导由选举产生,大家平等劳动,各取所需,没有私有财产,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没有城乡对立。

43、托马斯·莫尔(1478年2月7日—1535年7月6日),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44、其实,乌托邦主义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体现了乌托邦主义,也有人称之为乌托邦现实主义。

45、韦尔斯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作品,内容涉及科学、文学、历史、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是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